EPS 材料注塑时,需要关注温度、压力、时间等参数,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注塑参数范围及说明:
-
料筒温度
-
前段:180 - 200℃。EPS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开始软化,具有良好的流动性,便于注射成型。
-
中段:170 - 190℃。维持适当温度,使物料进一步均匀塑化,同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 EPS 分解或性能下降。
-
后段:160 - 180℃。靠近料斗一端温度较低,有助于防止物料过早熔化,保证物料顺利进入螺杆输送段。
-
喷嘴温度:170 - 190℃。略低于料筒前段温度,防止物料在喷嘴处流涎,同时确保物料能顺利射出。
-
模具温度:30 - 50℃。较低的模具温度有利于 EPS 快速冷却定型,缩短成型周期,同时能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。
-
注射压力:50 - 100MPa。根据制品的形状、尺寸和壁厚等因素进行调整。对于薄壁制品,需要较高的注射压力,以确保物料能快速充满模具型腔;而对于厚壁制品,注射压力则可适当降低,以免产生过大的内应力。
-
保压压力:30 - 60MPa。保压的目的是在制品冷却收缩过程中补充物料,防止出现缩痕等缺陷。保压压力一般低于注射压力,具体数值根据制品的要求进行调整。
-
注射时间:根据制品的重量和复杂程度而定,一般为 3 - 10 秒。注射时间过短,物料可能无法充满模具型腔;注射时间过长,则会增加成型周期,降低生产效率。
-
保压时间:10 - 30 秒。保压时间要足够长,以保证制品在冷却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补缩,但过长的保压时间会导致制品脱模困难,且增加成型周期。
-
冷却时间:15 - 30 秒。冷却时间应确保制品充分冷却定型,以便顺利脱模。冷却时间过短,制品可能会因未完全冷却而产生变形;冷却时间过长,则会降低生产效率。
-
螺杆转速:30 - 60r/min。螺杆转速影响物料的塑化效果和注射量。转速过快,可能导致物料过热分解;转速过慢,则会降低生产效率和物料的塑化质量。
以上参数仅为一般参考范围,实际注塑过程中,需要根据具体的 EPS 材料型号、制品要求、注塑机性能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,以获得最佳的成型效果和制品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