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注塑机开合模系统..
注塑机开合模系统
发帖时间:刚刚 | 访问:48142 | 所需积分:0

    注塑机的开合模系统是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,主要负责模具的打开和闭合动作,以实现注塑制品的顺利脱模和成型。以下是关于注塑机开合模系统的详细介绍

·主要组成部分

1模板:包括固定模板、移动模板和中间模板(部分注塑机有)。固定模板安装在注塑机的机身上,用于固定模具的定模部分;移动模板可在导柱上前后移动,用于安装模具的动模部分,通过开合模动作实现模具的开合;中间模板在一些特殊结构的注塑机中使用,可实现更复杂的模具动作。

2导柱和导套:导柱通常安装在固定模板上,与移动模板上的导套配合使用。它们的作用是引导移动模板的运动,保证开合模过程中模具的准确对位,防止模具偏斜和磨损。

3合模机构:常见的合模机构有机械式、液压式和液压机械式等。机械式合模机构一般通过曲柄、连杆等机械部件来实现开合模动作,具有结构简单、成本低的特点,但合模力和开合模速度有限;液压式合模机构利用液压油的压力推动活塞运动,从而带动移动模板开合模,具有合模力大、动作平稳、速度可调节等优点;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则结合了液压和机械的优点,通过液压驱动和机械增力机构来实现开合模,既能产生较大的合模力,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开合模速度。

4锁模装置:在模具闭合后,锁模装置用于保持模具的闭合状态,防止在注塑过程中模具因受到塑料熔体的压力而打开。常见的锁模装置有液压锁模和机械锁模两种。液压锁模通过液压系统提供的压力来锁住模具,具有锁模力大、操作方便等优点;机械锁模则通过机械机构如锁模销、锁模块等实现锁模,具有锁模可靠性高的特点。

·工作原理

1开模过程:当注塑成型完成后,控制系统发出开模信号,合模机构开始动作。液压式合模机构中,液压油进入油缸的开模腔,推动活塞带动移动模板向后移动,使模具逐渐打开。在开模过程中,导柱和导套起到导向作用,保证移动模板的运动精度。当移动模板移动到设定的开模位置时,开模动作停止。

2合模过程:开模完成后,将制品取出或进行下一次注塑准备工作后,控制系统发出合模信号。合模机构反向动作,液压油进入油缸的合模腔,推动活塞带动移动模板向前移动,使模具逐渐闭合。在合模过程中,模具的动模和定模部分逐渐靠近,当模具闭合到一定程度时,锁模装置开始工作,将模具锁住,保持闭合状态,为注塑过程做好准备。

·作用

1实现模具的开合动作:这是开合模系统最基本的作用,通过精确控制开合模的速度、行程和位置,确保模具能够顺利打开,以便取出成型后的制品,同时又能准确闭合,为下一次注塑成型创造条件。

2提供合模力:在注塑过程中,塑料熔体被注入模具型腔时会产生很大的压力,开合模系统需要提供足够的合模力来克服这一压力,使模具保持闭合状态,防止塑料熔体溢出,保证制品的尺寸精度和质量。

3保证模具的对位精度:导柱和导套等部件在开合模过程中起到精确导向的作用,确保模具的动模和定模部分在每次开合模时都能准确对位,避免模具错位而导致制品出现飞边、毛刺、尺寸偏差等缺陷。

·性能参数

1合模力:又称锁模力,是指注塑机在合模时能够施加在模具上的最大夹紧力,单位为吨(t)或千牛(kN)。合模力的大小决定了注塑机能够成型制品的最大尺寸和重量,以及能够承受的注塑压力。

2开合模速度:指移动模板在开合模过程中的运动速度,单位为毫米/秒(mm/s)或米/分钟(m/min)。开合模速度对生产效率和制品质量有重要影响,较快的开合模速度可以缩短成型周期,但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模具碰撞、制品脱模不良等问题。

3模板尺寸:包括模板的长度、宽度和厚度,单位为毫米(mm)。模板尺寸决定了能够安装的模具的最大尺寸,同时也影响着注塑机的整体结构和性能。

4开模行程:指移动模板在开模时能够移动的最大距离,单位为毫米(mm)。开模行程需要根据制品的高度和脱模要求来确定,确保制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取出。

品邦新材料研究院